● 馆情介绍
本馆简介
开放时间
组织机构
馆藏分布
馆藏书刊
本馆荣誉
巾帼风采
● 档案馆
本馆概况 →
简介
工作职责
联系我们
工作动态 →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档案法规 →
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
管理规范
服务利用 →
利用制度
查档指南
归档指导 →
归档范围
归档指引
其他 →
文件下载
档案编研
● 服务指南
服务利用
校外访问指引
无线网络指引
借阅权限
网络导航
扫描二维码
规章制度
易班
学术报告厅申请指引
找本书微图荐购
● 电子资源
中文资源
外文资源
试用资源
特色资源
开放获取资源
知识产权资源
电子资源服务商请进
关于版权的公告
● 阅读推广
专题讲座
读者活动
热门图书
新书通报
阆苑书单
文化展览
影视沙龙
品承读书会
地方文化推广
特藏文献推广
二级学院推荐书目
真人图书馆
● 科技查新
为生活中的坚强而感动
发布时间: 2005-05-31

为生活中的坚强而感动
                 ——读杨绛的《我们仨》有感
    记得高三的时候,吃完饭正要回学校,刚好经过一家书店。我看一下表——离午休还有一段时间,于是就进去了,顺便看一下有什么新书上架。就在这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我们仨》。当时没有细看,只是觉得这本书封面略皱,很普通,没什么特别。
    高考后的日子有点无聊,就在这时,一个朋友介绍我看《我们仨》,我想正好用来打发时间,于是便借了同学的回来看。
    当天晚饭过后,我斜卧在床边,捧起书,才发现一本记录了钱钟书一家三口整整一生的书,在我手里的竟是如此的单薄、朴实,仿佛看到了杨绛本人,竟使我的心情是这样的宁静。跟随着杨绛的叙述,我走进了她那万里长的梦境,仿佛看到了一个身形单薄的老人,独自奔波在荒凉的古驿道上,一边是千里烟波中渐行渐远的一叶孤舟,一边是绿了又黄、黄了又绿的长堤垂柳。我看到了一个孤独的老人面对自己至亲至爱、相依为命的人一个接一个渐渐远离自己,无力挽留又无法同行的无助和无奈,这无助和无奈是只有经历过生死离别的人才能感受得到的……
    未及擦干泪痕,我竟然笑出了声来。结束了万里长的梦境,读到钱钟书出国留学,“初到牛津,就亲了牛津的地,磕掉了半颗门牙”,读到这里我竟破涕为笑。字里行间透露出钱钟书般的自嘲、诙谐——当时钱先生24岁,他竟戴着那颗镶来的假牙走过了56年的岁月,丝毫没有影响他对人生的态度,丝毫没有影响他写出传世巨著。短短的几行关于断牙的经历,却足以让我明白永远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变故。 
    在书中,杨绛写在自己第一次煮虾时坚信要“先剪掉须须和虾脚才能下锅”,于是开始用剪刀去剪,当看到活生生的虾疼痛得抽搐,慌忙丢下剪刀跑出厨房。而钱先生的态度却是:“抽抽还是要剪的。虾还是要吃的。我来剪好了。”多么温馨、诙谐、平淡的一幕,但杨绛却用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下来,把当中的温情活生生地写在书里,留在我的心中。
    看完整本书,可以感受到这个家对她来说是何等的重要。正如她说,“我们仨失散了,只剩她一个老人了”。是啊,相继失去了女儿和丈夫,毕竟她已是92岁的高龄了,但她却觉得一生并不空虚,活得很充实,很有意思。我觉得她很坚强,因为家还在她的心中,她还有活下去的勇气。 
    这本书我读了两次。第一次读,是被她的文字感动。再读,觉得更加了解她了,与钱先生60多年的相濡以沫,就这样就分离了,并不是谁都能体会她的痛。在我看来,我觉得杨绛真的是很了不起的。
                                                 (书友会雄飞)

最新新闻

联系我们

广东惠州市演达大道46号 惠州学院 图书馆

516007

技术支持:惠州学院图书馆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