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22日,广东图书馆学会高级学术研讨会在惠州学院举行,探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惠州学院副院长李靖国以及来自全省图书馆界专家、学者、图书馆馆长等约40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乔好勤教授与惠州学院韩新忠副馆长共同主持。
会上,惠州学院李靖国副院长和赖佩烹馆长分别致欢迎辞。李副院长讲到,图书馆是读书、怡情、养性、逸致的好地方,在新型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对莘莘学子的知识渴求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他代表学院领导班子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赖馆长也指出,面对建设改革的浪潮,图书馆改革势在必行,建设特色文献资源,提高知识化、个性化、网络化服务是今后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她相信本次研讨会必将大大推进图书馆界的服务工作,使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同时,在会上乔好勤主任简单介绍了广东图书馆学会的发展历史及本次大会召开的背景。他指出,图书馆今后发展的任务是扩大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这些都跟深化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息息相关。他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共同为图书馆的全面发展建言献策。
原深圳南山图书馆馆长程亚男、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曹树金教授、深圳图书馆馆长吴晞、广州图书馆馆长惠德毅、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徐文贤博士、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学术委员会主任黄群庆、惠州学院图书馆情报研究室主任周红炜等7位老师分别在会上做了发言,就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提出个人的见解。
程亚男女士认为:图书馆的生命力在于服务,图书馆服务必须不断变化发展,没有一定的固定模式,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应当具有读者意识、品牌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和质量意识,并用事例指出图书馆员必须提高素质,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曹树金教授则从个性化服务的涵义、特点、环境、技术、要求、条件等方面对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进行了全面而精辟的论述,并展示了Mylibrary等三个目前较成熟的个性化服务系统。在发言中,他认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应以用户为中心,以获取个体信息需求为依据,个性化服务应体现针对性、多样性和集成性;服务形式可以是主动服务与被动服务并存,自动化服务为主、人工服务为辅,以数字信息为主、非数字信息为辅,以网上送达为主、网下送达为辅,并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图书馆都可以开展个性化服务,有些图书馆,如高校图书馆可针对学生、教师提供个性化服务。
吴晞馆长则以深圳市图书馆新馆的筹建和服务革新为中心,介绍了深圳市图书馆如何围绕“服务”,而从服务理念到管理模式、业务模式、服务模式进行改革,将全馆分为4个中心、14个机构,包括:管理中心、资源中心、读者服务中心、技术中心。他认为内部管理的成效是由服务来体现的,公共图书馆应努力将自己纳入社会主流,而不能总在边缘化的地位,因此深圳市图书馆服务的目标是建立集大众的、数字的、研究参考于一体的图书馆。
惠德毅馆长阐述了对个性化服务的定义,着重介绍了广州市图书馆的特色服务,包括变革借阅方式、提供期刊和音像外借、敞开发证、延长服务时间、设立馆长接待日和市民参观日等,个性化服务主要体现在为特定读者提供特定的、个性化的服务:设立专题咨询、剪报中心、定题服务,为弱势群体开展特制服务等等。
徐文贤博士介绍了广东省高校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历程,并展望了高校电子图书馆的前程,将更名为广东网络图书馆。
黄群庆认为人性化服务应渗透人文理念,提高服务效益,具体可设立青少年科普阅览室、研究生电子阅览室,对外实行“会员制”、“一卡制”开展科技翻译、检索查新、读者选书等个性化服务活动。
周红炜则着重介绍惠州学院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设想和实践,以及当前正在进行的科研工作。
同时,其他与会人员也就如何实现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会间,惠州学院主要领导刘卫国书记、张岳恒院长、李靖国副院长参加了欢迎酒会并与专家代表合影留念。代表们参观了惠州学院新图书馆,并对图书馆的工作进行了指导。会后大家乘车赴大亚湾参观考察了南海石化壳牌基地与熊猫公司,感受国内最大合资企业基地的宏伟场景。
会议开的非常成功,与会代表都感到十分满意,一致感谢东道主为会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广东图书馆学会
二零零四年五月二十九日
2025-05-07 |
2025-04-30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3-14 |
2025-03-07 |